延迟裂纹有以下三种形式:
1)焊趾裂纹——这种裂纹起源于母材与焊缝交界处,并有明显应力集中部位。裂纹的走向经常与焊道平行,一般由焊趾表面开始向母材的深处扩展。
2)焊道下裂纹——这种裂纹经常发生在淬硬倾向较大、含氢量较高的焊接热影响区。一般情况下裂纹走向与熔合线平行。
3)根部裂纹——这种裂纹是延迟裂纹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态,主要发生在含氢量较高、预热温度不足的情况下。这种裂纹与焊趾裂纹相似,起源于焊缝根部应力集中Zui大的部位。根部裂纹可能出现在热影响区的粗晶段,也可能出现在焊缝金属中。
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属及其合金内部组织及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,它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放大100~1500倍来研究金属及合金组织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法,它是研究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基本的一种实验技术。显微分析可以研究金属及合金的组织与其化学成分的关系;可以确定各类合金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及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;可以判别金属材料的质量优劣,如各种非金属夹杂物--氧化物、硫化物等在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以及金属晶粒度的大小等。
对焊接接头进行必要的检验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。
工件焊完后应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焊缝进行相应的检验,凡不符合技术要求所允许的缺陷,需及时进行返修。
焊接质量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、无损探伤和机械性能试验三个方面。这三者是互相补充的,而以无损探伤为主。
(一)外观检查
外观检查一般以肉眼观察为主,有时用5-20倍的放大镜进行观察。
通过外观检查,可发现焊缝表面缺陷,如咬边、焊瘤、表面裂纹、气孔、夹渣及焊穿等。焊缝的外形尺寸还可采用焊口检测器或样板进行测量。
(二)无损探伤
隐藏在焊缝内部的夹渣、气孔、裂纹等缺陷的检验。
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是采用X射线检验,还有超声波探伤和磁力探伤。
X射线检验是利用X射线对焊缝照相,根据底片影像来判断内部有无缺陷、缺陷多少和类型。再根据产品技术要求评定焊缝是否合格。
工件焊后一般都会产生变形,如果变形量超过允许值,就会影响使用。
焊接变形的几个例子
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焊件不均匀地局部加热和冷却。因为焊接时,焊件仅在局部区域被加热到高温,离焊缝愈近,温度愈高,膨胀也愈大。
加热区域的金属因受到周围温度较低的金属阻止,却不能自由膨胀;而冷却时又由于周围金属的牵制不能自由地收缩。
结果这部分加热的金属存在拉应力,而其它部分的金属则存在与之平衡的压应力。
当这些应力超过金属的屈服极限时,将产生焊接变形;当超过金属的强度极限时,则会出现裂缝。
(二)焊缝的外部缺陷
1.焊缝增强过高
如图2-20所示,当焊接坡口的角度开得太小或焊接电流过小时,均会出现这种现象。
焊件焊缝的危险平面已从M-M平面过渡到熔合区的N-N平面,由于应力集中易发生破坏,为提高压力容器的疲劳寿命,要求将焊缝的增强高铲平。
2.焊缝过凹
因焊缝工作截面的减小而使接头处的强度降低。
3.焊缝咬边
在工件上沿焊缝边缘所形成的凹陷叫咬边,如图2-22所示。
它不仅减少了接头工作截面,在咬边处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。
4.焊瘤
熔化金属流到溶池边缘未溶化的工件上,堆积形成焊瘤,它与工件没有熔合,见图2-23。
焊瘤对静载强度无影响,但会引起应力集中,使动载强度降低。
5.烧穿
如图2-24所示。烧穿是指部分熔化金属从焊缝反面漏出,甚至烧穿成洞,它使接头强度下降。
以上五种缺陷存在于焊缝的外表,肉眼就能发现,并可及时补焊。
如果操作熟练,一般是可以避免的。